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48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湘发〔2020〕9号)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指导江华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江华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江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今年3月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梅多次带领县人大环资委对全县国土空间规划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合力推动全县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神州瑶都新江华提供坚实支撑。
一、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情况
(一)形成高效合理的编制体系
建立了多层次全体系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书记任顾问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确定了1个总规+1个城市设计专项+12个专题+15个乡镇总规+294个村庄规划和1个数据库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二)初步完成阶段的工作任务
江华瑶族自治县于2021年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厅、市局安排各阶段任务要求,历时三年,圆满的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在全面收集全县未来15年的发展诉求,分析全县的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完成了资源承载力等12个专题研究和特色风貌与城市总体设计专项规划,提出了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国土空间规划大纲,并经过了部门初审、省级专家咨询、规委会研究等程序。按照省厅的划定规则,结合全县的发展求,就如何顾全县、保城区、保园区扩展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征求了乡镇等各部门意见,前后组织各部门领导进行十余次进行研究。修改完成了江华瑶族自治县“三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成果,并及时上报省厅审核完善,由国家自然资源部审查并通过启用。在“三线”划定的基础上,多次再次收集了县党代会、县人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一县一策”重点项目等涉及国土空间规划布局的重点项目、部门“十四五”规划等资料,编制完成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
(三)空间规划主要内容
基于在保护中寻求发展的理念,江华瑶族自治县努力探索一条破解空间品质问题的可行路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前瞻性描述江华城乡未来发展蓝图。
立足生态优势和瑶族特色,协同交通区位和时代趋势,在“神州瑶都”总目标指引下,规划将江华城市性质与主要职能确定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县”、“中国瑶族旅游胜地”、“中国马达之城”、“湘粤桂重要门户”等四项。优先划定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叠加区、能源资源富集区。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县域总体保护开发新格局;形成具有江华特色的“一心两区多园”农业生产格局;立足江华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构建“一屏两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遵循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推动全域联动、差异发展,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集镇”四级城镇体系和“一核两带四重点”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加强对“三区一道”历史文化总体格局的保护,落实向南向海战略,构建“一核一带、四区三极”文旅格局;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引领作用,完善县域“一区两园四板块”的产业空间格局。
构建贯通湘粤桂地区、融入长株潭城市群、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全面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三小时经济圈,构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多头并进的对外交通大格局。打造连接大湾区的快速交通枢纽,构建外通内畅的四级公路网络,建立城乡一体的交通场站体系,预留高铁动车发展空间,筹划道连高速、邵桂高速过境形成县内5互通。
立足环县城城乡一体化战略,以平衡事权为核心,划定约6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范围。坚持小城市聚焦发展战略,顺应城市中心西移趋势,以功能为导向构建“西工中市东文”的城市结构,未来铁路以西集中布置工业产业,东部立足古镇保护更新与跨河发展文旅,中部为城市主体服务功能。以行动为导向提出“西扩东提、北填内充”的空间策略,注重内部挖掘、提高用地效率。以“两河三岸”为突破全力打刻画山水城市形象,探索跨河发展,预留城市未来发展区域。
二、规划编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偏小。上级下达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三调”规模的1.25倍,总规模为3510.12 公顷。其中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2442.62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为525.61公顷,乡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为1039.21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为73.61公顷。上述指标还包括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线内原有已批未供、以供未用等土地。上级下达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难以满足各乡镇提出的用地需求。如园区振兴大道北端两侧的土地,部分乡镇市场、绿化、停车场地等设施用地。
(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限制突出。受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规则影响,部分城镇周边的耕地无法调出永久基本农田,不能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线,不能进行城镇开发,影响城镇发展。如县城滨江公园对面沱岭片的大面积耕地。
(三)外延扩张发展思维根深蒂固。从调研和征求意见等阶段反馈的诉求来看,各乡镇和园区都要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仍然停留在外延扩张发展的规划理念。这种规划思维与习总书记提出的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相悖,也不符合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的保护耕地、保护生态、强化城市更新的原则。导致在划定“三线”时,特别是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线”无法满足所有诉求,个别乡镇意见较大
(四)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专业性非常强,也需要集思广益,听取群众意见。在编制过程中,发布了“江华国土空间规划微信公众号”,公示了规划调查问卷。但是老百姓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导致收集的部分基础资料还不够全面。
三、意见和建议
(一)要统筹兼顾,进一步处理好空间保护和利用的关系。《规划》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刚性约束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兼顾发展需要,科学布局,深入推动落实“多规合一”,在《规划》上报前的窗口期,继续加强与各部门、各乡镇规划衔接,特别是要与江华“十四五”规划紧密衔接,确保规划期内产业项目、全域旅游、交通、水利、农业以及住房、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落地到位。
(二)要突出重点,进一步保障产业发展需要。《规划》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加强产业用地支撑,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在科学统筹城市发展用地的同时,每年预留部分土地指标,用于保障其他乡镇优质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土地整治以及部分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要大力推进低效土地、存量土地再开发,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要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规划》要着眼构建内畅外联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市域对外通道、乡镇间联系道路和中心城区“断头路”的连接研究,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制定规划目标和项目库,解决制约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提升道路连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