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研视察 > 正文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关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3 20:17:57 作者:吴淑红 编辑:张斌 阅读更多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关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江华县人大农业委主任委员 吴淑红

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来抓,结合本县实际持续出台完善措施,该县农业农村工作一年比一年强,群众反映一年比一年好。为做好人大监督、把握好本县农业发展情况,更好谋划布局2023年农业农村工作,寓人大审议监督于工作支持,2023年1月中旬,县人大农业农村委组织人大代表一行15人,先后到码市、大圩、涛圩、白芒营等8个乡镇视察调研,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组农户,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现将调研情况和一些思考作如下报告。

一、江华县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华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持续培育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进步。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湖南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典型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

(一)抓好抓实粮食生产,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全县2022年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8.81万亩,总产23.76万吨,超额完成任务。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完工并完成验收,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02万亩;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10月21日-22日完成招投标,正在抓紧有利天气全面施工,预计2023年4月初完工。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2022年水稻机插、机抛秧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安排专项资金110万元对新购置的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等进行累加补贴,推广高速插秧机等农业机械50台,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92%,白芒营镇伍舜农机服务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区域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

(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江华县大力兴产业、促就业,以茶叶、烤烟、柑橘、生猪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基本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全县有22家企业入选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入选“永州之野”“潇湘源”品牌企业,完成34个农产品“两品一标”产品认证。2022年完成烤烟种植5.3万亩,收购11.12万担,上缴利税3788万元。油菜、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效,江华温氏公司创建成国家级无疫小区,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3个,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鲜蔬26.8万吨,排全省第一。江华县紧紧盯住茶产业这一发展潜力好、带动就业大的特色产业,在2015年、2018年出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县委、县政府决策设立300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江华茶叶产业提档升级。茶叶总面积达7.2万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瑶都贡茶·江华苦茶”获第十四届湖南茶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专场推介,“江华苦茶”被评为湖南省知名品牌,名气、声望大大提升。江华县获评“中国蜜香红茶之乡”“湖南红茶核心产区”“湖南十大茶旅融合示范县”。小圩壮族乡崇江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江华苦茶产业示范村,桥市乡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三)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江华县下了大力气,拿出了操作性强的刚性措施。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已下达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33个,到位扶持资金2160万元。其中光伏项目9个,1300万元;小微企业14个,575万元;种养结合项目8个,245万元;油茶种植项目2个,40万元,覆盖全县14个乡镇。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最多的村河路口镇腊面山村达到124万元。

(四)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动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江华县坚持让良好生态和整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丽底色。《江华县:创新“一二三四五”机制,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典型经验在《湖南农业农村工作》刊登,向全省推介。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农整合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安排村级环境卫生专项资金138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日常保洁整治。出台《江华瑶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000万元,支持全县所有农村围绕“一拆二改三规四化五到位”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共拆除各类空心房近2万栋,完成卫生厕所改厕1407户,新建公厕11座,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改造巷道32462平方米,畜禽养殖归圈6447米,菜园菜地归片9592米,柴火杂物归堆4900处;清理农村生活垃圾0.608万吨、村内塘沟1150处。高标准打造沱涔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和25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形成示范引领效应。申报沱江镇山寨村、白芒营镇拔干村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河路口镇牛路村、沱江镇茫海洲村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进沱江镇省级全域美丽乡村示范镇创建。

二、江华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走访、座谈调研发现,江华县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做优做强、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村集体经济良性增长等方面,仍还存在一些短板不容忽视。

一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农村青壮劳动力缺乏;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滞后;粮食规模经营补贴发放进度过慢;上级部门政策支持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标准偏低,只有1600元/亩,部分区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缺乏系统规划;2022年“6.22”洪灾造成部分农田损毁严重,恢复难度大。

二是农产品做优做强方面。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产业链不够完整;企业规模不大,省级龙头企业偏少;农业产业发展缺少产业规划;金融部门支持农业产业的力度不大。

三是农村集体经济良性增长方面。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项目储备不足或项目质量不高落地困难;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方向,缺少带头人和资金;自身发展能力薄弱,收入渠道单一。

四是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方面。少数村少数群众没有把搞好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放心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上级支持资金和本级财力有限等因素,全方位推进全县所有村、组“一拆二改三归”有难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推进不够平衡。

三、加快江华农业农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粮食安全底线再守牢

一是建议加大玉米大豆复合带种植等间套种种植技术,引导农户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确保粮食种植任务的完成。二是积极引导各乡镇、村组有序流转耕地,在保证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前提下,再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三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种粮政策,优化种粮补贴发放等,特别是种粮大户种植双季稻的补贴发放。四是加大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加强农机合作社组织的指导,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机具;制定新机具推广规划,积极引进适合丘陵山区的先进适用、高性能、智能化和多功能农机新装备。五是引导支持种植大户、致富能人、返乡农民工、企业家以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乡镇农机合作社全覆盖。

(二)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再加强

一是建议县级层面规划建设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对入驻园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行扶持,形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效应。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保鲜、加工、运输能力。二是建议县级层面进一步出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省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围绕优势特色千亿产业、“一县一特”重点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强农口部门与金融办等单位的沟通衔接,搭建好银行与企业有效对接的桥梁,为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再发力

一是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和县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向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村倾斜,增加其发展项目为村集体创收的能力。二是引导村级资源较匮乏的村打破地域界限,整合资金、项目等资源,发展飞地经济,加强村村合作、村企合作,推动协调发展。三是加强各乡镇的村组干部培训,利用年度轮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等机会,提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能力。四是健全并发挥农村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形成合力,及时调度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项目按时落地、产生效益。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再优化

一是优化考核方式,实行“分类考核,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排名、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账”的工作调度推进机制。每月进行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督促各乡镇成立专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督察队伍,督促行政村认真开展每月“十佳十差”卫生评比,采用“积分制”等办法,对“十佳户”给予一定生活用品奖励,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评比活动的积极性。三是持续推进“一拆二改三规”奖励措施。继续安排专项资金,对全县的空心房、改水改厕、环境整治实行奖补全覆盖。四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意识,常态化开展卫生保洁、落实门前三包全覆盖,形成“每天早起十分钟,房前屋后扫一通”的良好习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