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天堑筑“天路” 谱写民族团结发展“中国梦”
——东安人大常委会“民族团结进步行”活动侧记
“这是一条汉瑶民族合力开山劈地的‘团结路’,更是指引我们瑶胞走向致富的‘快车道’,让群众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彻底改变了我村的落后历史。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为简家岭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在市、县人大常委会领导进行“民族团结进步行”活动视察简家岭水泥硬化通村公路建设时,简家岭村支部书记简韩飞发自肺腑地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并娓娓讲述了建设前后的诸多艰辛历程。
简家岭瑶胞的“山里人家”生活
简家岭村位于东安县西北部的鹿马桥镇西北角,地处越城岭山脉深处,是东安县一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最边远贫困的山区村,也是东安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最高海拔884米,东连鹿马桥镇毛塘村,西接川岩乡,南同端桥镇交界,北与黄泥洞林场毗邻,地处“两镇一乡一场”分水岭。全村830人,80%以上为瑶族居民,土地贫瘠,稻田面积少,仅有337亩,人均0.4亩左右。但林地较多,林业资源丰富,共有林地9000亩,村民世代以农林业生产为主。
简家岭村是解放时接瑶族“下山定居”的重点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同居一村,而定名为“汉民村”,到了六、七十年代,因汉、瑶两族人民团结相处,被赐名为“团结大队”。多年来,由于山高路远,路途险峻,村级经济匮乏,成为了全县唯一不通水泥硬化公路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出行往鹿马桥镇方向有17公里,往川岩方向有25公里,往黄泥洞林场方向有30公里,平时种田管山都要走2—5公里山路。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一年难得出几次山,输运物资材料主要靠肩扛马驮,马成为了村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全村9000多亩的楠竹资源也因交通不便难以开发。2001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08年,年人均纯收入仅有600元。
更为甚者,多年来,在村民的记忆中,全村突发急病重病不能及时送医导致不幸死于送医路上就达六人;
全村35岁以上的“单身汉”达40人之多,有10多户村民的妻子因忍受不了家里的贫穷,离家抛子一去不返;
生活的贫困进一步造成了知识的贫乏,村民的平均文化程度还不到小学毕业,大多数人初中还未毕业就外出打工,初中以上学历者廖廖无几;
……
“走山路、住危房、穿旧衣、吃光饭”成为了简家岭村瑶胞贫困生活的最真实写照。
“人大声音”致力瑶胞民生的“铿锵脚步”
民族团结发展是民生大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基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村也不能落后,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掉队。
面对简家岭村瑶胞群众的强烈反映和落后的发展现状,东安县人大常委会时刻关注,心连山区,情系瑶胞,心系发展。近几年来,紧密结合省、市人大组织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行”活动,坚持以民为本,将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专门工作组,深入该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认真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症结。根据调查情况,常委会认为该村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是没有修通一条方便快捷的出行道路,“行路难”成为瑶胞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路不通,像一个恶魔一样扼住了简家岭命运的咽喉。简家岭村要发展,瑶胞要致富,重点解决好简家岭村的出行道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准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情的特色发展路子。
“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修路是关键,我们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千方百计修通简家岭通村公路。”在及时听取县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意见后,县委书记谢景林在简家岭进行扶贫攻坚调研时掷地有声地说道。
为此,县委书记、县长多次徒步上山调研,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并将加大对简家岭村扶贫攻坚力度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头等大事,列入县委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打通简家岭老百姓盼望已久的“最后一公里”。东安县人大常委会结合“民主团结进步行”活动的开展,多渠道向省、市人大汇报,积极为瑶胞民生鼓与呼,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并将该公路建设作为县人大2014年“十大监督行动”之一的“公路建设行”的重要内容,明确专门领导和工作机构,跟踪督办,狠抓落实。历经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014年终于向省市交通主管部门争取将该公路建设挤进“十三五”通畅公路计划,将修建好一条高标准的通村水泥硬化道路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公路预计全长21.5km,技术标准为四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20km/h,宽4.5m,厚20cm,计划投资1000余万元。
为助力瑶胞群众实现“劈山修路、发家致富”的这一最大梦想,县委、人大、政府充分整合力量,在2008年修建的简易公路基础上,组织县交通局、县民宗局、鹿马桥镇党委政府组建专门工作队伍迅速进驻简家岭村,各负其责,分工合作,扎实开展调研、勘测、征地、山林权属调纠等前期基础工作。简家岭村100余名在家的男女老少,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自觉投身清除公路两旁杂草、部分公路路面扩宽、路基加固等建设工作之中,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同时,针对该公路建设工程艰巨、投资金额大,国家投资不足的实际,县里采取“受益群众筹集一点、有关部门支持一点、交通部门补助一点、在外人员捐献一点、联系单位赞助一点”的办法,整合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配套资金、以工代赈、扶贫、农业开发、林业、水利、国土整理、高寒山区补贴、库区移民、建设扶贫、财政一事一议等方面的资金,以及县财政补助资金,多渠道筹措修路资金近200万元,发动镇、村在外能人、村民捐款筹资近100万元,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于2014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施工建设中,有关部门、镇党委政府克服施工过程中施工条件简陋、天气恶劣、运输不畅、安全隐患多等重重困难,历经近六个月的艰苦奋战,于2015年4月初,这条垂直高度达500米、有52道弯且弯道多处有180度急转弯回廊盘绕的瑶岭“天路”终于全线贯通,标志着东安最偏远贫困的山区村通了水泥硬化公路,谱写了汉瑶民族团结共同发展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建设美丽乡村的瑶胞“中国梦”
简家岭通村水泥硬化公路既是瑶族同胞连接外界的一条生命线,亦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一条风景线。连绵起伏的群山中,这条“天路”似玉带环绕,蜿蜒曲折,顺着山势盘旋飘逸,沿途古木参天、千年古井、竹海林涛、高山梯田,风景旖丽,多姿多彩,原生态美景美不胜收,行走其中,让人心旷神怡。进入村内,作为东安县20个“美丽村庄”之一特有的瑶山风情令人陶醉,数百年的古榉木参天耸立,千年古井清泉潺流,婆娑竹海连绵不绝,瑶民古居古色古香……
利用现有的优越生态环境和美丽人文景观“借景生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是“民族团结进步行”活动为简家岭村量身打造的发展亮点。目前,该村紧密结合东安县2014年开展的20个“美丽村庄”评选活动的深入推进,正在进一步加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沿线景观规划布局、餐饮服务和民俗文化挖掘开发,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农业体验,着力打造以简家岭村民俗特色村为重点,与黄金洞森林公园景区、金江水库和川岩上界头等景区连接的“美丽乡村生态二日游”经典线路。瑶山“天路”也被公认为东安最险峻、风景最秀美的公路,成为了众多自驾游、徒步者和自行车爱好者探险观光的乐园。
“简家岭公路是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民生工程,对于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面貌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大有裨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将为瑶胞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金翅膀。”参加“民族团结进步行”视察活动的人大代表们发出由衷地感慨。
随着交通的便捷和产业的发展,简家岭村的直接经济收益将大幅提高。据初步估算,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仅楠竹产业每年产值将达1200多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生态休闲旅游业将可为村民增收10%以上。
遥望云峰花似海,误将瑶乡当桃源。美丽瑶乡的未来,用汉瑶民族携手并进团结发展的时代强音,奏响的幸福乐曲必将萦绕回旋,谱写的发展蓝图必将徇丽多彩。(宁苏君 、唐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