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穷山村春天的明媚
——记东安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唐臻泰
妻子说,他是一个为了村里而常常忘了家里的“公家人”;百姓称,他是一个敢闯敢干、带领村民编织幸福生活梦的“当家人”;领导评,他是一个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带头人,更是一个为民敢言、能言、善言的好代表。他就是东安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南桥镇山边村党支部书记唐臻泰。他自1998年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群众的拥戴下,于2007、2012年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多年来,为了改变山边这个穷山村的落后面貌,他带领广大群众不畏艰辛,攻坚克难,谋发展,强民生,构和谐,为该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建设和村民脱贫致富日夜劳累奔波,倾注了大量心血,托起了穷山村明天的幸福梦。
履职为民“当好家”
山边村,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处大山深处的边远小山村。全村仅有人口645人,耕地561亩,人少地偏,土贫地瘠,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长期依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维持生计,思想观念封闭,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发展一直徘徊不前。1998年,唐臻泰担任村支书以来,深感自己所肩负担子的沉重,责任的重大,全村群众对他寄予了殷切的期盼。为此,他一刻也不敢松懈,在他的日历中从此也没有了双休日,更不分白天黑夜,经常走东家,串西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在同村民拉家常、谈民生时,从来不摆村干部的架子;在听民情、办实事上,不管事情巨细从来不马虎,用实际行动扎实为民办好事实事。担任支书以来,他坚持以“三强五好”党支部为标准,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使“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组长成为群众发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同时,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在全村新建沼气池12口,新开挖鱼塘100余亩,新建年产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10个,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粮、猪沼鱼”等生态种养模式,真正让老百姓尝到了农业科技应用的“甜头”,群众收入逐年稳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条生态环保循环发展的立体种养农业产业化新路子。
“满了口袋不能空了脑袋”。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向上级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新建了一个4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场所,建起了农家书屋,让群众在闲暇时分也能和城里人一样看看书、唱唱歌、跳跳舞。逢年过节,他总是带着礼物,到村里的五保户、困难群众和留守老人、儿童家里嘘寒问暖,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和谐的新风尚。
打牢发展“地脚梁”
山边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修好一条致富路,是促进该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好一方代表,造福一方百姓。”为修好村里的这条致富路,他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广泛动员村民出资出力。通过多方努力,2008年冬天,一条4公里长的通村公路得到了扩宽整修和水泥硬化。同时,他还对地处该村5、6组五龙水库边缘年久失修的原路桥进行了改造修缮,带领群众多方筹措资金,于2012年冬天修好了一条1公里的沙石路,石拱桥一座,彻底解决了5、6组数十户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路好了,村民进出方便了,村里的经济发展的后劲也更足了。
水资源匮乏、水利建设滞后一直是该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致命瓶颈,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特别是遇上持续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时,人畜饮水极为困难。为此,他多次向上级汇报,争取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2009年以来,共加固加宽河坝4处,整修渠道4.5公里,完成了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确保了全村250亩干旱稻田旱涝保收。
同时,他还想方设法筹资完成了农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打牢村级经济发展的“地脚梁”。
竭力排解“忧难事”
“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谋福祉的责任。”这是县人大代表唐臻泰常说的一句话。他一直把联系选民、走访群众作为履行职责的一个重要手段,广泛了解群众愿望,听取和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合理的建议。多年来,他针对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继提出了《关于解决农村校车安全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建议》和《关于解决农村白色垃圾污染问题的建议》等10余条,均被采纳并相继落实。
山边村所处的原大水乡地处东安县最北端,因撤区并乡和机构改革等原因,多年来一直没有卫生院,群众看病需要到十多里外的镇卫生院,给群众看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他提出了《请求上级领导解决大水卫生院医疗卫生条件》的议案,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在2009年得到了妥善解决。针对花徐线大水段没有进行道路硬化,群众坐车难、行路难的情况,他联名10余名代表提出了议案,被县委、县政府列入2011年重点实施项目,目前该工程已经峻工。
“他总是想方设法为村民做好事、解难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走访中,不断聚集过来的村民发自内心地说,“有这样一位县人大代表、支部书记的带领,我们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山边村必将成为一个美丽的新农村。”
(供稿人 唐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