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状况的调查报告
宁远县人大民族教科文卫工委
(2013年8月9日)
根据刘卫华县长、张明贵主任、唐慧云常务副县长等领导的批示,7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红杰牵头组织政府办、组织部、人大科教文卫委、编委办、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等单位,采取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察看、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全县17个乡镇的18所卫生院进行了地毯式调研。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人员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县乡镇卫生院自2011年9月根据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按宁政办发[2011]25号《宁远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通过核定编制、设置岗位、选拔院长、竞聘上岗、分流人员等方式实行医改以来,清除了先前私人承包带来的“以药养医”、“开单提成”、“家庭医院”等弊端,进一步突出了医院的公共服务性质,恢复了17个乡镇的18所卫生院和29所分院中10所分院的业务功能。现全县乡镇卫生院及其分院共有工作人员798人,其中在编职工575人,临聘人员223人。在编职工中,在岗504人,不在岗71人;卫生技术人员513人,非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7人,工勤人员55人。在编在岗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453人,非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7人,工勤人员44人。临聘人员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8人,计算机、财会等专业技术人员5人,工勤人员50人。此外,今年4月招聘的144人中,有卫生技术人员114人,会计人员15人,计算机人员15人,现未分配。(见附件1)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编制人数不足。根据2011年5月永编办[2011]20号文件精神,以我县2009年度户籍人口84.5万为服务人口数,按每1000名服务人口配备1.2人的标准,市核定我县乡镇卫生院编制总数为1014人。2011年9月,县医改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首次拟按市下达编制1014名的70%,即710名,核定到18所乡镇卫生院,并要求分三年达到市下达编制的90%,即2013年要达到913名。而目前在编职工只有575人,按913名计算,剩编338个,加上前次招聘的144人,仍剩编194个,若减去71名在编不在岗人员,剩编265个(913-575-144+71=265)。若按总编制数1014个计算,还剩编366个(1014-575-144+71=366)。因此,全县农村卫生院的配备人数除舜陵镇一医院、二医院外,均未达到核定编制数,空编最多的冷水镇卫生院多达62人(见附件2)。虽然舜陵镇一医院、二医院按以往的服务人口数各超编33人、24人,但因近年来县城的扩容提质,常驻及流动人口的增加,要满足各社区医疗服务功能的需要,人员编制也需相应增加,按20万人口计算,约需编制240个。因此,舜陵镇一医院、二医院除超编的人数外,还可增加25人。
二是技术人员紧缺。据调查统计,全县乡镇卫生院现有在编在岗技术人员460人,加上新招的114人,共574人,根据工作需要,还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6名。(见下表)
全县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紧缺人数统计表
专业 临床 护理 药学 影像 检验 中医 会计 公卫 合计 数量 84 108 24 20 17 20 13 50 336
因技术人员欠缺,各卫生院许多业务无法开展,服务功能普遍较差,无法适应新农合工作的需求,无法满足群众就近医疗的需要,无法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如九嶷山、荒塘、棉花坪、天堂等乡镇的卫生院因只有一个执业医师,保证门诊看病都有困难,更无法开设住院部,目前全县还有19所乡镇卫生院分院无法开业。绝大部分卫生院所配的X光线机、心电监测仪、B超等医疗仪器因缺专技人员操作,至今摆在库房内无人问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人才结构不优。当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存在“三多一少”现象:非专业技术人员多,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多,临床医学等传统专业技术人员多,有执业资质的人员少。据调查统计,现在编在岗的504人中,从职称上看,员级234人、助理级144人、中级39人、副高2人,中级职称占7.7%,高级职称只有0.39%。
从学历上看,高中及其以下的20人、中专324人、大专132人、本科28人,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仅占31.7%,中专学历占64%。
图1
四是临聘人员过多。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因正式工作人员欠缺,特别是在编在岗的医技人员紧缺,又要恢复医院业务功能,自2011年10月份起,不得不陆续聘请临时人员维持运转。据调查统计,现全县乡镇卫生院共聘请临时人员223人,占在岗工作人员总数的30.7%。(见右图)临时人员聘请最多的达29人,最少的1人,即使是超编的舜陵镇一医院、二医院也因专业人才少,各聘请了12人、9人。
五是人才队伍不稳。首先是管理人员倍感压力。因技术人员紧缺,许多服务项目无法开展,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院长们普遍感到工作处境尴尬,“要人无人,要钱无钱”,“人难管,事难做”,工作压力很大,有的甚至存放弃心理。如,桐木漯乡卫生院院长上任不到一年就辞职了。其次是工作人员多有情绪。不少职工,特别是医技人员觉得工资低、待遇差,心里很不平衡,甚至有“跳槽”思想。事实上,这些因素已经带来负面影响。据调查统计,现全县乡镇卫生院已流失123人,其中在编人员71人,临聘人员52人。再次是临聘人员隐患大。由于临聘人员随意性强,“开通学”的多,管理相对松散,加上整体素质偏低,医疗服务质量普遍不高。且因工资和“五险一金”的问题,不少人情绪很大,经常上红网表示不满,存在极大的信访隐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问题突出,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一是引进人才过少。自2000年以后的5年间,因国家政策调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包分配,全县乡镇卫生院基本没进大学、中专毕业的医技人员,人才队伍明显削弱。一直到2006年4月,按县政府常务会议的决定,才从医学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中招聘了40人,此后的6年间,又只招聘了35人,再加上今年4月份招聘的144人,目前只进了219人。而自2000年以来的13年间,因自然退休、病退减员将近250人,两数相抵,医技人员总数还减少了几十人。以前招聘的人员对于我县这样一个拥有84.5万服务人口的大县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继续教育缺失。90年代中期,我县乡镇卫生院实行私人承包,导致了人才继续教育的严重缺失。全县在95年至2012年的17年间,基本没有选送乡镇卫生院的正式职工到大专院校进修培训;再加上闲置在家的多,自行钻研医术的少,在编医技人员无论在职称上还是学历上有所提升的都是凤毛麟角,整体业务水平也是大大降低。
三是工资待遇偏低。以一名执业医师的月工资作比,在本地的乡镇卫生院是每月2000元左右,私立医院是5000元左右;若到沿海地区公立医院至少7000元,私立医院则更多;就是与本市的东安县乡镇卫生院相比也相差近半。如,禾亭镇卫生院主治医师张宗旺已工作30余年,目前月工资(包括60%的绩效工资)仍只有2622元,而前几年他被聘请到博爱医院坐诊,就每个月拿到了6000多元,还不包括提成。至于临聘人员就更低了。再加上绩效工资又未按医改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下发的文件要求,照年底考核结果分档次发放,仍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是同等待遇,因而严重挫伤了“挑重担”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用人机制不活。由于我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技术人员采取单一的招考方式,且在学历、年龄等方面都有严格限制,堵住了一些有资质和一技之长,但年龄稍大、学历偏低的医技人员的准入门槛。如九嶷山乡卫生院的临聘执业助理医师熊志辉已在该院工作6年,因医术高,工作兢业,深得群众信任,自己也很想成为正式工在家乡干一辈子;但因已满36周岁不能参加今年4月份的招考,而希望彻底破灭,只好含泪离开了家乡前往东莞打工。另有全日制中专、函授大专的执业护士黄芳也因学历低不能报名参考,正准备离开前往冷水滩打工。该院单此类原因今年就流失了6名医技人员,致使住院部不得不停业。而一些招考进来的的大学院校毕业生,因无资质、缺经验,上岗后往往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进编后端上了“铁饭碗”,就等于钻进了“保险箱”,从而安于现状,进取心减弱,很难独当一面。等拿到资质证,经过几年实践,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不少人“翅膀一硬”就“孔雀东南飞”。因此,乡镇卫生院成了不少医技人员的实习基地,沿海发达地区及私立医院的人才培养基地。
五是内部管理欠严。首先是缺乏制度管理。乡镇卫生院普遍未健全和落实管理制度,没有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理工作随意性强,致使工作人员责任心欠缺,流动性很大。据调查,乡镇卫生院临聘人员按要求必须与单位签订合同,但并未全面落实,因而给其自由流动留下了空挡。其次是疏于思想道德教育。各乡镇卫生院只顾业务工作,不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以致不少医技人员受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金钱意识浓厚,享乐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欠缺,职业道德滑坡;守不住清贫,抵不住诱惑,千方百计往城市里挤,往高薪医院流。
三、几点建议
为缓解我县乡镇卫生院人才紧缺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1.创新人才招聘模式。借鉴外地的成功做法,结合我县新医改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精简、效能、规范”、“总量控制、全员聘用、定编定岗不定人、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的原则,打破单一、传统的招考模式,采取多种实用模式,广泛吸纳优秀人才。特别对具备资质、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要适当降低准入门槛,予以直接聘用。通过2-3年时间,分步分批次招聘,将余剩366个编制补齐,逐步达到省、市核定的编制数。
目前,鉴于乡镇卫生院技术人才紧缺的实际,建议年内再招聘150人。尽管今年上半年已招144人,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人才欠缺的问题依然突出,维持正常运转仍有困难。在招聘中,对有资质、有临床经验、有一技之长的医技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准入门槛,以确保招聘的医技人员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
2.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定向培养。每年争取一定数量医学院校定向培养指标,学成之后,回宁远工作,充实基层医疗队伍。二是在职进修。出台优惠政策,保证培训经费,按期选送一批年轻有潜力的医务人员到各医学院校进修;并签订合同,规定进修后返回原单位工作,且服务期满5年后,才允许调往上一级医疗机构。三是在岗培训。充分利用“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城市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等平台,依托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级医院,采用“请进来”开展跟班培训、轮流培训、全员培训、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以及通过函授、电大、自考等学历提升、继续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医卫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青黄不接和医疗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四是转岗培训。对那些不能适应现有工作岗位的人员,可根据其特长爱好进行培训后转换岗位。如转到会计、计算机、后勤等岗位工作,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人有事做的目的。
3.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在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同时,运用多种有效方式管好用好人才,稳定乡镇医疗卫生队伍。一是待遇留人。要建立医疗卫生人才奖励基金,落实绩效工资政策,建立分配激励机制。在财政每年乡镇卫生事业预算金额总量控制下,采取“政府统筹,一院一策,结余提奖”的办法,给卫生院一定自主权与支配权。各卫生院要确保职工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能按时发放;确保职工“五险一金”定额缴纳;在卫生院不拖欠药品耗材款的前提下,放手让各卫生院通过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新的诊疗项目,发展中医药事业等方面创收,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评先、评优、晋级上切块向基层卫生院倾斜,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二是环境留人。加强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切实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环境留人。三是感情留人。卫生主管部门、卫生院领导要经常与医护人员交心谈心,了解医护人员的所思所想所盼,解决他们的思想“疙瘩”,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谈心中沟通心灵,增进感情,真正做到感情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