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研视察 > 正文

办理建议“面对面” 落实建议“实打实”
发布时间:2016-05-17 15:19:58 作者: 编辑:redcloud 阅读更多

办理建议“面对面”  落实建议“实打实”

宁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明贵

 

去年10月的宁远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机制,改变过去统一交办、邮寄答复、代表基本不参与的做法,会同县政府分三个阶段统一组织承办单位到各乡镇代表团与代表面对面交办、面对面答复、面对面反馈,让代表全程跟踪建议办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全县113件代表建议交办率、答复率、反馈率、见面率、满意率都达到10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实行“三个面对面”

1、面对面交办。宁远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建议113件,涉及交通、水利、电力、烟基等基础设施方面55件,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方面19件,城建城管方面12件,“三农”方面7件,医疗卫生方面4件,社会治安方面2件,其他方面14件。涉及县政府29个部门。会后,县人大、县政府及时组织各承办单位的“一把手”,分别下到15个乡镇代表团,召开代表团全部代表参加的面对面交办会,对代表建议进行交办,并明确办理要求,代表对建议进行补充,承办单位领导对如何办理好建议进行表态。

2、面对面答复。交办两个月后,县人大、县政府再次组织各承办单位“一把手”,到各乡镇代表团召开代表团全体代表参加的面对面答复会。承办单位面对面答复代表,向代表报告建议办理情况,听取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意见。代表当场对答复进行述评。在面对面答复阶段,75%的建议办理代表满意,13%的建议办理代表基本满意,12%的建议办理代表不满意。对不满意的,要求承办单位回去重新研究、重新办理;对基本满意的,要求承办单位查漏补缺,务求代表满意。

3、面对面反馈。面对面答复一个月后,县人大、县政府第三次组织承办单位“一把手”分别到各乡镇代表团,召开代表团全体代表参加的面对面反馈会议,对办理的所有建议进行“双向反馈”,即承办单位向代表反馈办理效果等情况,代表反馈群众对建议办理的反映。面对面反馈会上,承办单位对能够和已经解决的建议,直接报告办理结果;对因条件所限一时不能解决的建议,向代表说明下步解决的办法;对确实因客观条件或政策所限不能解决的,实事求是地说明缘由。县人大、县政府明确要求,反馈不满意的,必须再办,再答复,再反馈,直至代表满意为止。由于县人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承办单位的积极努力,在面对面反馈中,代表们对建议办理的满意度达到了100%

二、强化措施,确保“三个到位”

1、领导抓,抓领导,确保组织保障到位。建立健全了“主任领衔、县长领办、部门承办、工委督办、代表跟踪问效”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形成了县人大、县政府领导亲自抓,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建议办理专题会议,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坚持领导带头办理,示范办理工作。对水市镇代表团周金艳等代表提出“关于解决千户塘村烟区排洪问题的建议”,我把它作为落实代表建议、为民办实事的突破口,亲自带领县民政局、县烤烟办、县水利局、县烟基办实地调研,现场办公,筹资5万元,新建了一条排洪沟,彻底解除了该村烟农的后顾之忧。同时,县人大、县政府把各承办单位、乡镇领导是否重视作为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领导亲自抓。在此推动下,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其他班子成员配合抓、专人具体落实和“一个建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并分别召开班子会议,研究解决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专门班子,加强与代表沟通交流,精心组织代表参加办理活动,积极争取承办单位对建议的办理落实,从而,至始至终将建议办理工作置于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之中。

2、协调抓,抓协调,确保工作合力到位。县人大、县政府、承办单位、各乡镇、县人大代表等各方在建议办理中,既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又加强沟通、强化协作,形成建议办理的强大合力。县人大和县政府在督促县城管局承办“关于加强对城区背街小巷综合管理的建议”等7件建议的办理中,既督促主办单位县城管局充分发挥建议办理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又帮助其协调相关单位、乡镇和社区、村,多方配合,共同办理,并邀请领衔、附议代表及时参与,一同深入现场调查,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一同推进措施落实,从而使建议办结快,效果好,代表非常满意。与此同时,县人大和县政府通过实地调查、听取汇报、收集代表意见等方式,建立督办台帐,严格督促代表建议办理对办理建议不认真、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职能部门,实施效能问责,促其改进作风,扎实做好办理工作。县烟草局、县教育局遗失了1件建议交办件,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府成立调查组开展专题调查,查明原因后,责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写出了书面检讨,并限期进行了办理。从而推动建议办理工作不留死角、死面,不留盲区、误区。

3、深入抓,抓深入,确保办理质量到位。一是着力引导代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建议质量。县人大各委室下到联系乡镇,与人大代表深入到乡村、现场调查,查找问题的症结,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建议的针对性、科学性。全县113件建议中有内容、有分析、有见解、有措施、书写规范的建议达到96件,占到了建议件总数的85%。二是着力深入部门、基层抓建议办理落实。对涉及广大民生的重点建议,承办工作的难点建议和代表反映强烈的热点建议,县人大会同县政府组织承办单位深入到乡镇、村和现场,集思广益、攻坚克难,促进建议办理到位。例如,1954年建设的县牲畜定点屠宰场已处于县城中心,污染严重、噪声扰民,群众反映强烈。舜陵镇代表团的樊彩云等代表提出了“对县屠宰场进行搬迁的建议”。对此,县人大副主任眭晓棠、县政府副县长欧阳学斌带领主管部门县商业事务办多次深入城郊踏勘,克服3次选址均受阻的困难,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后在舜陵镇鱼古弄村征地39亩,保证了新屠宰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办理九嶷山乡代表团李小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将彭祖至麦地路段水泥硬化的建议”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缺口太大,主办单位县公路局在第一次面对面答复中只作了解释,代表认为答复“只有解释,没有措施和行动”,表示不满意。县人大、县政府督促县公路局再办理。县公路局在被动中深刻反思,认真疏理,主动汇报,积极参谋,最后争取县政府确定了“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部门凑一点”的解决办法,并由分管副县长带领县公路局、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单位多次赴省跑市,多方筹集资金720万元,使这段全长12公里、沿途3万余群众受益的“民心路”和“民生路”的硬化工程终于得以实施。

三、注重实效,实现“三个促进”

1、促进了民生改善。各承办单位以建议办理为契机,转变工作作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有效促进了惠农政策落实和民生民利改善。全县91件建议提出的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或正在采取措施解决,涉及实施的项目200多个,投资上亿,惠及群众20余万人。县水利局对太平镇代表团的周意恒等代表提出的“有效解决小(一)型水库管理人员报酬”的建议,报请县政府同意,由县财政拨付资金,按照一座水库一名管护员,每年2000元补助的标准给予了落实。县教育局对禾亭镇代表团的李成友等代表提出的“解决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资金的建议”,报请县政府同意,采取县财政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解决,按照新建校舍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2、促进了上下联动。采取“三个面对面”办理,既增强了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负责人的联系,又推动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形成了县人大、县政府、承办单位、乡镇、村和代表们协作互动的格局。在面对面交办、答复中,有的代表不仅把收集到的群众意见进一步补充,而且还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让承办单位更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禾亭镇代表团的张进志代表对“大邦村鲁塘自然村因山体滑坡急需整体搬迁”建议办理时补充说:“现在关键是尽快落实好整体搬迁的用地,搬迁后关键要扶持搬迁户发展生产,想务农的要有田土种,想外出务工的要有路子,实现迁得出、住得稳”。县烟草局在对“关于把天堂镇石海山一带纳入烟基工程建设的建议”办理时,计划将其纳入烟基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实行小丘改大丘。但在实施中,因土地流转不畅,面积达不到要求,最终无法如愿。提出建议的王先仕代表在第一次面对面答复时听了县烟草局的解释后,感到深入调查不够,致使建议落不了地,随后,他主动与村民沟通,与县烟草局协商,争取烟基办出资对水沟进行了维修,及时解决了烟区用水问题。

3、促进了依法履职。建议是《宪法》、《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的重要方式。“三个面对面” 办理代表建议,不仅增强了县人大监督实效,促进了部门工作,而且大大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通过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广大代表纷纷表示,今后要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意愿,倾听他们的呼声,多为他们提交好的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水市镇代表团的李健锋代表在所提建议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又对水市镇颜家村月亮咀自然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多次向水利局等相关部门汇报,争取了政策和资金支持,现该村自来水建设项目已落地,困扰该村200余村民多年的“饮水”难题将彻底破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