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创新代表工作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宁远县人大常委会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的必然要求,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远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创新工作思路,在促进代表更好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代表结构有待优化。体现在党员和领导干部偏多,“企业家”、“工程老板”等代表较多。领导干部比例偏大,挤占了基层一线代表的名额,而且领导干部代表往往工作忙、时间紧,抽不出时间来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有的即使参加代表活动,受官本位和“对上负责”思想的影响,官员群体在履职时多谨言慎行、“顺从”倾向明显。“企业家”、“工程老板”等代表,往往忙于企业的商务活动而不去主动履职代表职务,造成不知情,不知政,不能发挥代表作用。有的甚至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结识官员上,履职反而成了“副业”,他们多数是看官员脸色行事,不愿发表真实的意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前几届人大代表中领导干部和党员代表多,为确保代表整体素质提升,不可能大幅度降低其比例。另一方面农村优秀的人才大量外出务工赚钱,在家的比较有能力的多是一些村干部和企业家,推荐代表候选人时,为兼顾农村工作,照顾性安排的多。
2、代表素质有待提高。现有代表群体的素质特别是农村代表的素质还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是有的不会联系群众,不会调查研究,不能为群众代言;有的代表表达能力差,参政议政水平低,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有的代表提意见建议只从本单位和个人利益出发,从本区域的角度去看问题,忽视整体工作,缺乏大局观念,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3、代表履职积极性不高。体现在有的代表被动履职的多,主动调查的少,主动建言献策的少,主动监督的少。其原因有自身的因素也有非代表的因素。有的认为行权履职既无报酬,又耗费精力,还会遇到阻力,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因而对代表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敷衍了事,能推就推;有的代表由于受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担心所提建议会引起一些团体和个体的意见,甘当“哑巴代表”;有的代表建议年年提,但承办单位在办理代表所提的这些建议时,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受资金的制约,很难把代表的建议真正落到实处,办理进度不快、质量不高,没有真正做到积极创造条件办理,建议落实成效不高,挫伤了代表积极性。同时,基层还存在经费保障不够,代表活动少难以充分调动代表的积极性。
4、代表作用发挥不够。存在“挂名代表”、“副业代表”、“荣誉代表”、“哑巴代表”、“举手代表”,其代表的代言、桥梁、监督等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具体表现在,参加活动少,监督权行使不力;调查研究少,议政质量不高;联系群众少,责任意识不强;了解大事少,全局观念不够。究其原因:一是代表履职约束机制不健全,给人一种当人大代表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错觉,从而使基层代表工作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代表表彰激励机制不健全,存在搞平衡照顾评先评优的现象,客观上弱化了表彰的激励作用,挫伤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严把代表“入口关”,代表结构不断优化。换届选举时,严把代表“入口关”,推荐的代表必须经县人大常委会、县纪委、县计生局、县政法委、县信访局、县国税、地税等单位把关,是干部代表和非党代表还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和统战部再把关,切实优化代表政治素质、代表构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仁和镇推荐白马村曾任市人大代表的黄国顺为县人大代表,被县信访局因加油站用地问题进京上访而否决。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构成上,做到了“两升一降一保证”,全县294名县人大代表与上届相比妇女代表升了1个百分点,基层代表升了6.8个百分点,干部代表降了0.4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代表不但给予了保证,还升了1.6个百分点;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上,30岁以下的代表占7.2%,30至60岁的代表占90.4%,60岁以上的代表占2.4%,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6.6%。
2、学习培训常态化,代表素质逐步提升。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加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力度,实行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常态化,不断提高代表素质。仅换届以来,县人大代表共培训2460多人次。其中以会代训、举办培训班、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对代表进行集中培训6期1390人次,重点开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有关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开展了信访维稳工作、新农村建设、旅游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工作专题培训;与县委党校衔接把人大代表纳入党校培训的对象,举办了两期培训,共培训588人次;邀请3—5名县代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的双周五的集中学习培训等;组织县人大代表在县内外开展视察和学习考察每年2次以上,要求各乡镇组织人大代表团每年外出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乡卫生整治等1次以上。今年5月,县人大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考察了福建省福州、厦门、武夷山和江西井岗山、郴州汝城等地的旅游产业和特色文化。清水桥镇为提升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水平组织县人大代表到蓝山县毛俊村、宁远冷水镇毛家村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
3、创新代表履职方式,履职实效得到增强。一是创新建议办理方式,实行“三个面对面”办理,即面对面交办,面对面答复,面对面反馈。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收集建议113件,目前,办结 113件、办结率100%,答复113件、答复率100%,代表满意113件、满意率100%。城管局共承办建议7件,在办理过程中积极邀请代表参与,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办结快,效果好,代表非常满意。商业事务办对代表提出搬迁牲畜定点屠宰场的建议,在面对面答复中,不仅进行认真答复和解释,还提供了一些照片等痕迹资料,建议办理工作做到了真抓、真实、真诚。二是创新督办方式,代表意见实行跟踪督办到底。在代表视察、工作评议、执法检查、专题调查中,收集的建议批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交办,领导牵头督办,建立督办台帐,确保代表意见落实到位。一年来,共收集意见和建议586条,涉及单位17个,通过跟踪督办到底,取得了实效。县十六届人大代表建议督办过程中,发现有两个单位领导对交办的建议不重视,县人大常委会对单位进行了批评,责成单位责任人写出书面检讨,并限期整改,通过严格督办,两件代表建议有效办结,答复得到代表的满意。三是创新管理机制,代表履职实行严格考核。健全了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和代表履职考核制度。建立了本级人大代表的活动档案,对每一位代表参加会议、调查、视察、评议,提出议案和建议、意见等情况,进行统一登记,定期通报,并将其作为换届时提名代表候选人的参考依据。同时,还规定凡是宁远县的县人大代表,宁远选区的市人大代表,不能优先履行代表职务的(除身体健康等特殊因素外)建议辞去代表职务,情节严重的依法罢免代表职务。规定出台后,代表出席各类活动和人大组织召开的会议除1名代表因产假外都按时参加。今年,县人大常委会发现县人大代表毛泓不再适宜担任,及时责令其辞职。
4、优化代表工作环境,履职热情不断提高。不仅主动为代表履职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物质、组织等保障,还为代表创业、生产、生活等方面提供帮扶。今年,县人大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添置了一台16座的视察车,确保人大代表视察的便捷。县人大代表刘星平投资建舜恒搅拌场,县人大及时为他争取发改委立项,征地时,积极与乡镇、村衔接,参与共同征地,确保项目按时上马,现该项目发挥了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县人大代表张春荣创办了九嶷山免开发有限公司,县人大为促其扩大生产,协助和联系相关部门和领导,争取上级资金30万元。水市镇塘下洞村县人大代表雷琪琛种烟50亩,因劳动力紧张,县人大机关组织机关干部13人,为其种植烤烟2天,确保烤烟正常生产。据统计,一年来县人大为县人大代表创业、生产、生活方面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达169个。
5、引导代表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开展“三争当”活动,引导县人大代表争当引领发展的排头兵,争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争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为宁远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贡献。去年以来,县人大代表领办和引进外商创办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及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共计42个,能安排劳动力就业1280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60多件;为村里新农村建设捐款110多万元;参与矛盾纠纷隐患排除420多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9件。中和镇坦坝村的市人大代表杨春中致富后,为改变落后的家乡面貌,2011年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带头捐款20多万元,号召村民捐款达120万元,带领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成为了全县、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三、下步设想及建议
1、着力提升代表素质,促使代表作用想发挥会发挥。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突出年龄和知识结构的优化,提升代表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习培训。突出加强代表履职能力、责任意识学习培训,促使代表作用想发挥、会发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必须熟知《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代表责任意识教育,促使代表随时随地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最大限度的发现群众的利益需求。
2、着力完善管理机制,促使“代表行动”有动力有压力。一是要完善激励考评机制。进一步量化代表履职的工作责任和目标,完善并实施优秀人大代表,优秀议案、建议和意见,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新闻信息评比活动,对代表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以便扬先策后。二是要健全代表辞职、罢免、终止资格制度。尤其对不优先执行代表职务的代表要严格按规定给予处理,以畅通“出口”。三是要完善代表述职制度和选民评议、质询、询问代表制度,逐步建立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代表的机制。对那些“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代表说“不”,尽力避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情况发生。
3、着力丰富代表活动,促使代表履职有舞台有载体。一是注意活动形式、内容、地点多样化。代表活动要按要求不同,安排学习参观、调查、座谈、讨论、联欢等不同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增强代表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按议题不同,安排到不同的单位进行,使代表活动更加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每次活动不光要有代表参加,还针对活动的内容,邀请一些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有针对性地听取他们的汇报,收集意见建议,使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围绕中心工作,使代表活动有实效。代表活动的开展要紧扣党的中心工作,既体现民意,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又能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与政府工作合拍,从而做到监督抓“热点”,调查抓“难点”,视察抓“重点”,检查抓“要点”。当前,代表活动应围绕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把引导代表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作为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和实践,不断强化代表的发展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业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4、着力尊重代表权利,促使代表履职有保障有权威。一是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代表工作是否活跃,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是关键。要常向党委报告工作,争取党委多研究人大工作,党政领导多参加代表活动,并及时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要加强宣传,提高人大代表地位。要从宪法和法律的高度,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对代表法定地位和权利的认识,教育各个阶层的人更加广泛的接纳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行为,做到代表履职有保障、有权威。三是要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要督促政府严格依法办理建议,认真倾听吸纳代表的意见建议,确保人大代表建议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