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中国梦想 创新人大工作 实现科学发展
蓝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雷 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中展望中国梦,提出了“实干兴邦”的口号。在新形势、新认识面前,要实现新梦想、新目标,就该有新思路、新举措。蓝山县人大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承载中国梦想,创新人大工作,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一、从政治需求出发,摆正定位点,创新工作思路
蓝山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自2012年9月换届以来,坚持“立足县情,紧跟核心,定位明确,创新思路”的原则,在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在推动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督促“一府两院”正确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处理好人大决定权、任免权与党委决策权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的决策权与人大的决定权具有不可分割的统一性。县人大常委会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在县委领导下,突出发展主线,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发挥人大工作特点和优势,认真开展“四深入”、“创先争优”等活动,积极投入各项社会建设事业,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广听民言广聚民智,形成《蓝山县矿产资源情况调研报告》、《蓝山县饮用水源保护情况调研报告》等多篇高质量的调研材料向县委汇报,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健全人大重大事项向县委汇报制度,凡是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事先都应向党委请示报告,取得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完全支持。
二是处理好人大决定权、监督权与“一府两院”执行权的关系。宪法和法律规定,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是执行机关,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是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监督,与“一府两院”的工作方式不同但目的相同。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换位思考,坚持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熟悉了解“一府两院”的难题、问题的情况下,帮助研究破解难题、化解问题的方法。9个月来,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6份,作出相应的决议决定7份,有力推动了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是处理好人大工作和代表履职之间的关系。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对新一届人大代表的培训,进一步增强代表们的代表意识、责任意识、群众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不断完善代表列席常委会制度、联系代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以“能作为、勤作为、善作为、不无作为”为要求,增强代表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从群众需求出发,突出着重点,创新工作形式。
关注民生,维护民权,构建和谐社会,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履行法定职权,发挥人大作用的根本要求。蓝山县人大常委会把握“紧扣中心,紧贴民心,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要求,以“总揽不包揽、支持不操持、到位不越位、放心不放任”为原则,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在改善民生、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职行权,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突出公共服务事业。县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等监督手段,对事关民生大计的住房物价、扩大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等民生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比如,教育发展事业是群众关心的大事。我县虽然民办教育、少数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等蓬勃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口增多,教育资源紧缺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多次组织代表对学校建设、学生安全、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视察、检查和调研,听取城区学位情况报告,先后在2011年、2013年对教育局开展工作审议,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出多项建议和意见,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县委、县政府,有效解决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问题也逐渐凸显,近几年由于生态问题的群众上访或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正反映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生态的环境效益是巨大的,同时生态又是很脆弱、很容易被破坏的。对此,县人大常委会摒除GDP崇拜,除了积极推进“环保世纪行”、“农民健康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等常规活动外,还对新建的垃圾场、新落户的石材城、新引进的制造业都进行了环评调研。在9个月中先后组织省、市、县人大代表开展了农业产业化情况视察、新农村建设视察、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视察,作出了《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议》、《关于蓝山县虎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决定》等决议决定,听取和审议了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报告、矿产资源开发情况报告和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全县经济科学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突出财政经济监管。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县人大常委会除了常规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财政预算编制情况报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预算调整情况报告和决算及决算审计情况报告之外,还组织代表对工业园建设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医保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视察,并严把“开源节流”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强化监督,推动财政良好运行。
三、从自身需求出发,坚持立足点,创新管理机制。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会上的即兴讲话中提出了“实干兴邦”的口号。怎样“实干”,就是要转变干部作风,要让所有干部都踏踏实实做起事来,让所有措施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让所有项目都真真实实动起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没有制度,工作拉不起来”,蓝山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管理机制,转变机关作风,推进软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
一是改进议事制度。通过广泛收集意见,遵循法律规定、制订健全了《蓝山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蓝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议事规则》、《蓝山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和《蓝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进一步改进会风,实行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的制度,要求与会人员会前做好调查研究,会上空话套话要“禁言”、意见批评可以“畅所欲言”。现在,“短会”变得越来越长,因为“举手代表”越来越少、审议越来越“专业”、讨论越来越激烈,效果越来越明显。
二是完善学习机制。换届后,人大干部中不少是新同志,理论知识、思想认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对此,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精心制定学习计划,配合“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支部”等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学习人大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常委会始终坚持着会前学法制度,并且结合执法检查、视察调研、听取报告等活动安排专题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学习与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依法履职能力等方面结合起来,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塑造人大良好形象。
三是创新解放思想。通过解放思想, 深化与人为本理念, 坚持走群众路线, 充分发言民主,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通过解放思想使思想有新观念, 精神有新境界, 作风有新转变, 着力提高代表素质和人大工作水平,使人大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