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年伊始,湖南省蓝山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极具创意的变革——将参合农民在乡镇医院治病所发生的费用用统一的标准“包干”:参合农民自付10元看门诊,100元住院,其余资金新农合全额补偿。经过半年的低调“试水”,这种被称为“10+
一、从乡村医生到县卫生局局长,老百姓疾苦知根底
不知是人生的巧合,还是组织的有意安排,2010年下半年蓝山县委将有过六年乡村医生经历,而后又历任乡政府秘书、副乡长、乡党委副书记、县纪委廉政室主任、乡党委书记的吴友忠从县农业局局长的岗位上调任县卫生局局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长大后一直奋斗在三农的第一线。就任卫生局长后,他常跟同事们说三件事。
第一件是说他当乡村医生的故事。他说自他有记忆起他母亲就有病,但母亲不到医院去看病,而是经常自己到山上采一些草药回来煎水喝,实在抵不住了才到村卫生室去打一针,就这样扛着。1979年,吴友忠临近高中毕业准备高考的时候,母亲病情加重,全身水肿,还是无钱到医院去治疗。这时他已无心读书,经常到学校门口一个草药摊子去看去问,试图找到治母亲病的方法和药。后来,他高考失败回到家里,发誓狠心做事挣钱给母亲治病,1981年他喂了一头猪,卖了80块钱,他兜着80块钱,跟他姐夫将母亲抬到县医院治疗。母亲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用到40块钱的时后,母亲死活不肯再治下去了,说剩下的40块钱安排10块钱去买一头小猪喂养,另30块钱怕病好不了以防万一。母亲出院后在这一年临近过年的时候死了。这成了他后来学医当乡村医生的原因。他说在当乡村医生的六年中,他一边务农,一边给村民看病,当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自己穷,村民也穷。他采草药和采取针灸给村民治病都不收钱,垫钱买回的西药,平时村民看病后也是记账,要到过年卖猪有钱了才给。说是记账,但从来没有用笔和本子记过。过年了,村民会一分不少的给。农忙时,村民会不约而同的给他帮忙。
第二件事是他当副乡长时,驻点在一个离乡政府有20里不通公路的山村,住户有一个十岁左右,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有一次,他到县里学习了一个星期,回时给小女孩买了一件衣服。回到村里,不见小女孩来迎接,只见路旁有一堆焚烧物品的灰。原来,在他学习期间小女孩因肚子疼死了。
第三件事是他刚接任卫生局长时,列席县人大会讨论,一个代表在发言中说,新农合政策好,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农民按比例报账以后,对照参合以前,钱没少出。说新农合按比例报账就像商场卖衣服先提价后打折一样。代表的发言,农民的心声,表现出对医疗体制的不满和对改革的期盼。他说代表的发言让他受到极大震憾。
吴友忠常说这三件事,表明他对农民的感情,农民疾苦的亲身体会和致力于医改的决心。
二、一心一意谋医改,聚精会神抓落实
2010年下年,新医改近期五项任务进行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攻坚阶段,此时出任县卫生局局长、医改办主任对吴友忠既是机遇有是挑战。说机遇,出任县卫生局局长、医改办主任意味着实现当年当乡村医生时“让村民看得起病,让医院能看好病”的愿望的机会来了;说挑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得攻坚阶段,是深水区,涉及调整的利益很多,无疑置于风口浪尖。吴友忠想得多的是为因看病难、看病贵而得不到救治的千千万万像他母亲那样的病人尽力的机会到了。什么改革的艰难,个人的得失都当置之度外。
要推进医改工作,吴友忠想作为卫生局局长、医改办主任必须在“谋”字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于是,他一“谋”政策,一方面在短时间内认真学习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并研究本县的医药卫生实际,精通“上情”,熟悉“下情”,以便发挥参谋职能;另一方面是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涉及增加县财政的负担,必须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政策。二“谋”合力,医改涉及方方面面,除医药卫生行业以外,还涉及发改、财政、人社、物价等多个政府部门。吴友忠游说于各个部门之间,争取支持,行成医改合力。三“谋”方案,在县委、县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的基础上,吴友忠主持起草了医改得一系列文件,并提交县委、县政府批准。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在吴友忠带领的团队的努力工作下,蓝山县于2010年12月31日顺利在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于今年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落实了五个机制。一是药品采购机制,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在省级采购平台网上采购,百分之百采购基本药物,百分之百零差率销售;二是公益性管理机制,确定乡镇卫生院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中心,管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和财务;三是财政补偿机制,县财政投入乡镇卫生院综合配套改革1060万元;四是绩效考核机制,卫生院人员报酬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标准与公务员津补贴标准持平;五是人事制度改革。使乡镇卫生院回归了公益性,医改取得了阶段成果。
三、创新付费机制,探索和实践新农合“10+100”补偿模式
乡镇卫生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推行了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了财政保障机制,今年的新农合筹资又总量增加,如何让改革成果惠及民众,吴友忠在想,再不能出现县人大代表说的“打折”现象。那么,必须创新付费制度,实行“两个控制”,即控制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患者自付额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决不让改革的成果被无限上涨的医疗费用抵消。
吴友忠组织人员一是深入调研,合理测算。将乡镇卫生院前三年的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以及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进行分析,全县乡镇卫生院前三年年门诊人次为15万人次,住院人次为1万人次,门诊次均费用为71.5元,住院次均费用888元。根据前三年的情况考虑增减因素,确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年门诊总量为20万人次,住院1万人次,门诊次均费用可降为40元,住院次均费用可降为800元。二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实行门诊、住院总量全县预算,县内统筹使用,医院限额包干,限额内全额补偿,超支卫生院负担。三是合理确定患者自付金额,既要最大限度减轻参合农民的医疗负担,又要控制因患者自付金额过少而产生的过度医疗,经反复对比确定门诊患者自付10元,住院患者自付100元,其余金额农合全部报账。
实施一年来,全县预算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20万次,补偿资金600万元,实际完成门诊人次23.35万次,占预算人次的116.75%,补偿资金583.64万元,占预算资金的97.27%;预算住院人数1万人次,资金700万元,完成住院人次9885人次,占预算的98.85%,补偿资金574.8万元,占预算的82.11%。全年门诊次均费用35.2元,比去年减少36.3元,费用下降50.77%;住院人均费用680元,比去年减少208元,下降23.42%。费用下降和补偿增加共为农民减少医疗负担2000万元。
通过实践,新农合“10+100”补偿模式是通过两个控制来实现控制医疗费过度增长,减轻参合农民医疗负担,没有增加财政新的负担,是一种具有活力可持续的付费机制,它不但使老百姓清楚明白的感受到政策的优惠,还像一根杠杆撬动了整个医改工作,湖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用三句话高度评价了这一模式:一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二是“规范了医疗服务管理”,三是“一手托两家”。
新农合“10+100”补偿模式的成功对吴友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动力是群众的拥护,社会各界的好评使吴友忠增强了医改工作的信心和力量;压力是下步的医改工作更加艰巨,他正在谋划着如何将医改工作向下延伸和向上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