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研视察 > 正文

推进永州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5-17 15:19:47 作者: 编辑:redcloud 阅读更多

推进永州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思考

永州市人大农业委副主任委员:唐善清

201132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永州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永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维。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永州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巩固、完善、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则是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战略上要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在战术上要按照“保护资源稳基础,流转土地扩规模,培育主体增活力,改善设施增后劲,科技支撑创精品,强化服务促效益”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农业的保障、增收和生态功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速形成城乡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意义所在

(一)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是永州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新课题,也是永州总结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择。随着永州农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农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追求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永州与全国样,正确把握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分析发展势向,强化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并专题研究部署了农业经济转型提升,就新形势下推进永州农村改革发展进行部署,对加快农业转型提升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笔者认为,当前一定要清醒把握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农业经济建设新要求,积极探索农业转型提升途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永州特色的现代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之路。

(二)应对市场竞争重要手段。农业是弱质现代,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尽管永州在现代农业经济建设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所增强,基础设施改善和精品农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效益,但农业的弱质性仍然没有根本改观。主要表现在三低三弱上:一是经营主体总体素质偏低,导致市场竞争能力弱;二是农产品价格偏低,导致农民获利能力弱;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造成占有利用要素能力弱。随着永州大市场、大流通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农业低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的特征,致使农业在当今社会追逐高利润、追求高安全的资本和要素,不断地向农业外部流动,使得农业在集聚资源要素中处于劣势地位。农业一个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特大的现代,特别是永州地处洪灾与干旱相间等自然灾害频发;买方市场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处于发展什么多什么的态势。此外,永州农业现代还受到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在当前国家保护制度还不够完善情况下,这些风险基本由生产经营者自我消化。因此,推进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只有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改变农业的弱质性,提高获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才能有效集聚资源要素,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内挖潜力、外拓空间。挖掘农业内部对农民增收的潜力,重点是增加农业经营效益。当前,永州农业除粮食等大宗作物外,一些永州特色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并不低,靠大规模提价来增加农民收益的可能性不大,只有靠提高农业劳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来提高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特色扩大品牌效应,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通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变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依靠数量扩张、依靠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况,这样有助于农业自身效益的增长,更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摆脱劳动力对农业的过度依赖,那么,推进农业转型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会使更多的农民转出农业领域,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致富农民的目的。

(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根本途径

从永州农业现状分析,现阶段确实存在:现代布局不尽合理,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产品品牌效应不突出,科技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甚健全,农业生产条件有待改善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加大农业转型升级力度,实现主导现代由追求面积为主向品质为主转变,由追求数量为主向效益为主转变,加快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而现代农业经济正是以生产机械化、布局市域化、产品优质化、经营规模化、主体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模式,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所以说建设现代农业经济,不仅是在现代、产品上提升上,而且是在经营机制、科技应用、要素集聚等方面推进,是一条根本途径。

二、发展机遇

“十二五”加快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已迎来了极好的重要机遇,也是历史前进的客观趋势,来自中央的惠农政策,同样来自各种挑战而带来的压力与推力。“十一五”期间,永州农业连年增产丰收,农民连年增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为永州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十二五”及未来更长时期加快现代农业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天,永州农业正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有优越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对新农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这为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十二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如粮食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对外开放等强农惠农政策,这些现代农业经济的扶持政策,是永州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极好机遇,永州乘势同样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把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推向新潮。

(二)有夯实现代基础。永州近些年来,在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中,从体制、机制、措施上突破,从农技服务到标准化生产,从质量监管到基地建设,从品牌创新到市场营销都有新的发展。在现代农业经济基地规模上,永州已有优质水果、绿色稻米、绿色蔬菜等十个现代的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园区160多万亩;在现在农业服务体系上,永州已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农业服务网络和综合农业农技服务中心;在现代农业经济质量监管方面,永州已建立市、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初步形成了县企业基地和市场“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在现代农业经济市场化方面,永州已创办了永州绿色农产品专卖市场,创建了金浩植物油、天龙米业等区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有了承接项目落户的能力、政策支撑的能力。
    (三)有优越外部条件。永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化的农产品品种、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投资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为加快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永州绿色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受到各级领导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肯定。近年,永州冷水滩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区之一,有5个省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试点县;被省财政厅农业厅列为省级支农资金试点的县有2,支农资金总数在全省农业系统中的前茅。

三、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突出表现为龙头企业数量少、个头小、带动力弱。规模农业少,龙头企业精深加工水平低。全市现有的特色产品中真正有规模、有品牌、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少,至今全市仅有三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产品,但大多龙头企业产品存在着有产品无品牌、有品牌无规模、有规模无龙头的问题较为突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粗加工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永州虽是一个农业大市,但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却有些滞后,还没有培育出销售几十个亿、上百亿的大型龙头加工企业。龙头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与农业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全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170家,占5.9%,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13家。祁阳作为全市农产品加工大县,715家企业中,规模企业只有15家。即便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相比省内外的大企业而言差距也很大,目前全市产值过10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没有1家。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仅2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5%左右。
   (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虽然近几年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组织化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覆盖面小。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都不大,联系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数只有600多家,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3%,带动农户仅占28%。二是运作程序不规范,缺乏发展的后劲。全市能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仅有145家,只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22%。大多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操作还不够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三是重中间环节、轻产前产后,类型单一。大都是生产型或中介性质,而作为产前服务尤其是产后加工环节的专业合作组织数量极少,对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作用极为有限。
    (三)土地流转困难。受思想观念以及流转环境的影响。全市的土地流转处于较低层次的、范围较窄的、规模较小的、层次不规范的状态,加之永州市土地流转规范性文件一直未出台,对土地流转程序、价格、时间、用途、权利和义务以及流转合同的鉴证,无据可循,导致一些地方土地流转价格明显偏低,流转期限超过法律规定的承包年限。农民不愿意将土地转让给别人,哪怕雇人种也不转让。原因在于:一是农业税减免,农民种田不但没有税收,而且还有补贴。二是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农民轻易不会放弃。三是传统的种植习惯,使农民对土地产生了依赖,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他们有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地流转的成本和难度。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一是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粮油种植专业人员多,经济作物栽培所占比例较低。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农民对新农技的需求。二杲社会化服务主体规模层次较低。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总体偏小,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服务层次较低。三是社会化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宽。 一方面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需要技术和服务,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农业服务体系严重弱化,而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导致技术推广难,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浪费严重。

(五)农业基础弱。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了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但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偏远山区的耕地基本上无电力设施配套,无井灌设施、无渠系,。农田水利建设比较滞后,自然防涝抗旱能力不高。“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得不到根本改变,全市每年因台风、洪涝、暴雨、干旱等不良天气影响所造成的损失都数以亿计,严重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对策建议

农业转型升级,既要有内部现代结构、产品营销、生产经营方式的提升和优化,还要有市场消费、组织形式、要素配置方式的革新和改变,既离不开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有为,更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因此在永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坚持调优产业,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决心不动摇,全面推进农业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主要措施和对策:

(一)突出农业现代园区建设

现代农业经济园区是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地方对外展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促进农业转型提升,发展永州现代农业经济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经济园区为抓手,加快提升全市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要按照优化产业,提升功能,创新服务的发展要求,一要统筹规划坚持将现代农业经济园区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有机衔接,制订出台“四个百万亩”空间布局规划,并启动百万亩规模化示范区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建成若干个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区,加快优势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二是规模高效。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重点扶持发展连片千亩、万亩以上的现代设施农业基地,使之成为永州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生产,提高了规模效益。三是拓展功能永州应将“生态”作为现代农业经济的第一定位,对水稻、生态公益林、水源地、生态湿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四沿(沿路、沿水、沿村、沿城镇)两区(单位、庭院)一区(生态片林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成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场所,拓展了农业功能,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按照农业部突出粮食工程建设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抓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把稳定水稻面积和永久性保护百万亩水稻列入科学发展观考核体系。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服务组织建设和耕作制度改革,开展粮食功能区粮食高产攻关和高产创建活动。

(二)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的方向,各地要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在发展高效农业和创建粮食高产高效基地等种植过程中,配合相关部门,宣传政策,分类指导,帮助农民以转包、租赁、委托、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促进人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水平。。在农村内部要把土地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以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或专业生产大户为载体,拉动农业规模经营。通过规模经营让土地逐步向产业基地集中,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土地流转。推进土地流转,必须要以相应的政策支持为保障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三)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鼓励各类能人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民应用科技,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共同开拓市场,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按照“五有”标准,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符合现代发展特点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优质的服务增强凝聚力和带动现代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完善制度、规范运行、拓展服务、提高效益、增强凝聚力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合作社的自身建设,增强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能力。要将公司、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 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核心,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必须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使之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惠互利、共兴共衰的关系,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发挥永州农科研所的作用,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加强科研院所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研发、推广体系。引进、试验、示范一批新品种。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与高效农业相配套的良种体系,积极扶持一批集种子种苗研发、生产及经营于一体的种子种苗企业,推进高效农业种苗现代化开发。针对不同种植模式、设施水平、茬口布局,加快设施栽培高产、优质、高效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突破一批高效农业新技术,筛选高效农业发展面临突出技术难题,组织技术攻关,重点针对设施栽培、无害化调优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新设施新设备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等课题,加强引进、创新和技术集成。总结推广一批适宜不同区域、资源特色、种植传统、设施条件的高效种植模式。

(五)强化农产品质量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机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模式图的推广和应用,培育壮大标准化实施主体;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全面推行生产记录制度、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承诺制度;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执法和小农资店专项整治。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围绕高效规模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生产基地和企业制定规范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抓好一个示范基地,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项目实施为突破口,带动面上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建立规范的“三品”生产体系,引导规模基地、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推进统一安全标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采购使用,统一生产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档案记录的“五统一”措施。继续推进“三品”认证,逐步建立质量追溯和基地准出制度,推行“产地与销区”、“市场与基地”的对接,引导有标生产、有标加工、有标流通。指导农业企业,积极开展鲜活农产品包装、安全条形码和产地编码试点,实行农产品标签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健全农产品检测体系,尽快完成兴化农产品质检站建设扫尾与资质认证工作,开展检测服务,加大例行检测力度,开展基地、市场农产品及生产环境检测检验。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大对名牌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等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宣传,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信誉的名牌农产品,以品牌带动现代,以信誉拓展市场,以名牌增加效益。

(六)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实施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对支柱现代的发展起架桥和带动作用。因此,要选好“龙头”,培育好“龙头”。所谓龙头企业,就是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围绕一项现代或产品,组织农民按需生产,并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契约关系或采取其他办法,与广大农民结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实体。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既是生产加工或销售中心,又是一个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市要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对金浩植物油集团、天龙米业、熙可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带动功能。

目前,永州企业从事果蔬加工的不到30%,与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势头极不相称。要通过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培育一批从事高效农业产品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立与高效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加工体系。引导传统粮油加工企业,引进更新加工设备,与高效农业规模基地或农业园区签订订单,拓展加工范围,从事园艺产品等加工。通过争取财政支持和项目扶持,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及加工能力扩容,进一步增强消化本地农产品能力。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产品加工业,在重点规模农业基地、农业园区以及现代集群初步形成的区域,发展一批规模大、现代链长、带动作用显著的成长型、骨干型加工企业。要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加强规划统筹,在高效农业集中发展区域、现代集群初步形成区域及规模农业园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以两广、长三角等主要农产品消费市场为目标,引导农民在主要批发市场设立展销批发窗口,发展各类农产品营销组织,推动农产品流通向多渠道、多层次、多样化方向发展。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