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学生 促进社会和谐
——关于道县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
道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胡芳
——关于道县留守学生的调查与思考
道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胡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把孩子留在家里,产生了一大批“留守与流动学生”。这些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能否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学生,促进社会和谐,笔者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流动学生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就“关爱留守学童”方面进行了认真地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道县流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采取抽样调研、座谈、填表的方式,分别抽取了道县县城学校中的道江三小(小学)和濂溪学校(九年一贯制)、乡镇学校中的白马渡中学和中心小学及其所辖的两所村级小学、边远山区中的洪塘营中学和中心小学、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中的下蒋学校等9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研。先后与3名县教育局负责基础教育的领导、40名学校领导、160名班主任、480名留守学生和23名监护人进行了认真探讨。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学生占在校生的42.2%左右,村片小学高达81%。
一是群体面广量大。留守学生在道县各乡镇普遍存在,按照调查的平均留守率(即留守学生占全体学生的百分比)42.2%的比例估计,全县1-9年级约有3.1万名留守学生。分布规律为地方经济越强,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弱,留守率就越高,且小学留守学生多于中学,村办小学的留守学生比率高于中心小学。例如,白马渡中心小学和中学的学生留守率在被调研的9 所学校中最高,分别为51.9%和49.1%;县城学校相对好一些,道江三小和濂溪学校的学生留守率分别为30.1%和39.5%;白马渡学区的海龙小学学生留守率最高,为81%,比中心校高出30.9个百分点。
二是多为隔代监护。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90%的留守学生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隔代监管下生活和学习。8%的留守学生寄养在叔伯、姨舅,或者一般亲戚家里。2%的留守学生无监护人,这样的学生乡镇中学居多。白马渡中学初三0505班的周某某,是一个16岁的男孩子,一个人生活,无人监管。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全县约有0.62万名。
三是自理能力较强。一般来说,留守学生自立和自理能力较强,90%以上的孩子能自己整理文具、洗刷衣物、煮饭做菜。同时,能够帮助监护人完成一些家务、农活和体力活。一些无监护人的孩子,不仅能自己管理自己,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独立支撑起一个家。如白马渡中学16岁的初三女学生周某某,无监护人,与14岁的弟弟生活在家里,既要管理自己,还要照管弟弟。这样的留守学生为数不少。
四是情感发育较好。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近83%的学生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要有一人在家。97%的孩子在调查表《心里愿望》一栏中的留言:希望爸爸妈妈常回家或多打电话、爸爸妈妈在外保重身体、爸爸回来帮助指导学习、家长不能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和健康等等;有3%的学生希望发展当地工业,让爸爸和妈妈在家门口上班,好照顾家庭。
二、道县流守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与留守学生群体,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在心理上、生理上、生活上、学业上,形成了较为严重的人格与人性障碍,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是缺乏关爱,情感孤独。由于缺少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又很少与外界接触,许多留守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再加上隔代监护和亲友代管通常是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保证孩子不饿着、不冻着、不病着就行了,较少引导留守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方法也简单、落后和传统,在孩子思想情感波动且出现心理障碍时,不懂得及时沟通和疏导,常常使留守学生缺乏心理慰藉而产生较强的孤单感。调查中,57%的孩子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感觉现在生活在一起的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帮助。如白马渡中学14岁的女学生尹岚说:“父母不在身边,成功或失败都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23%的孩子遇事不与人商量,觉得孤独寂寞。如洪塘营中心小学五年级11岁的学生魏雅思说:“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感到非常孤独,就会躲着流泪”;洪塘营中学14岁的男生蒋文艺写道“自己在家中比较孤单,找不到朋友谈心”;20%的留守学生与人交往困难。如白马渡中学8年级的彭丽华同学,父亲离婚后再婚,又常年在外不归,他一个人生活在家里,从不与人交往。道江三小的杨运生校长也谈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有孤独感。”因此,许多孩子通过《心里愿望》发出这样的呼声:“我希望爸爸妈妈快回来”、“希望父母能理解我”、“得到父母给子女的爱”等等。在被调研的203名教育工作者中,86.7%的人认为留守学生“性格孤僻、内向,难沟通”。
二是缺乏教育,学业欠佳。由于留守学生在学习上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生活中的放任自流,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留守学生养成贪玩好耍、旷课逃学、厌恶学习的不良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临时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弃学情绪,成绩下降。二方面,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心理遭受严重打击,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三方面,由于有的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学习环境不稳,学业难以继续。在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52%留守学生,胸无大志,上网成瘾,经常旷课逃学进网吧,学习成绩落后,学业难以为继;37.7%的孩子自制能力较强,能较好地完成课业,成绩居中;只有10.3%的孩子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白马渡中学的邹荣德老师在座谈时说:“绝大部分的留守孩子爱上网,经常迟到旷课,不喜欢学习,大部分成绩较差。”在被调研的203名教育工作者中,几乎全部都认为大多留守学生“爱上网,无大志,成绩差”。
三是缺乏教导,品德不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缺乏父母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留守学生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学校里经常发生早恋、打架、喝酒、抽烟、偷盗、说谎、欺负弱小、甚至“敲竹杠”的事情。据调查,留守学生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白马渡中学的黄格珠老师说:“留守儿童随意性大,不易管理,让任课老师伤透了脑筋。如周某某同学,由于没有监护人,养成了说谎的坏习惯。”道江三小校长杨运生也说:“留守儿童不良习气较重。”县教育局普教股股长杨波告诉笔者:“由于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不良行为。”在被调研的203名教育工作者中,有93.4%的人认为大多留守学生“行为不良”。
四是缺乏监护,安全堪忧。据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在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2005年,我省在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有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我县新车、蚣坝、祥霖铺、清塘等乡镇都先后发生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案件。据道县公安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县发生类似案件共10余起。祥霖铺镇大井村78岁的监护人杨先翠老人告诉笔者:“我的小孙子才6岁,不上课的日子,我发现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在家,心里就着急,赶紧四处寻找。一怕他玩水,二怕被人拐走。”洪塘营中学的蒋晓春同学在座谈中说:“我家离校很远,一个人上学很害怕。”调研中,93%的留守学生存在害怕心理,78%的留守学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五是缺乏管护,生活困顿。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他们像一群野孩子,天不管,地不收,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回来随便吃一点,饥一餐,饱一顿,不讲卫生,生活毫无规律。下蒋学校的七年级学生郭露,今年15岁,带着一个弟弟在家生活。每天早上上学都是吃头天晚上的剩饭;该校9年级学生张兰玉,与弟弟在家,生活基本上没有规律。白马渡中学的施满说:“从开学到现在,我只回过两次家,因为家里没油没米。”洪塘营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刘志强说:“回家烧火困难。”该校三年级的侯玉玲也有同感,她说:“烧火做饭很困难。”在被调研的480名留守学生中,有291名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占总数的60.6%。
三、关爱留守学生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但如果因为工作不到位,“留守学生”成了“问题孩子”,这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更是国家的不幸。因此,关爱“留守学生”,促进社会和谐,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现结合道县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二育”并重,精心构建“心情驿站”。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心”。一是育德。在育德过程中,要结合各地实际,做到“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精品、人人有专长”。一要开展科技实践活动。鼓励留守学生广泛阅读,勤奋思考,拓展思维,动手实验,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参观工厂、脐橙基地等,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二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实际,广泛开展“做父母的好朋友”活动,精心设计“我家档案”、“让父母理解的巧妙办法”、“我向父母建议”等活动内容,密切家校沟通、增强父子亲情;以庆祝教师节、红色纪念日、迎接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我爱我师”、“我为国旗添光彩”、“心中奥运”等主题活动,达到尊师、爱国、文明的目的;通过“新农村调查”、“我为发展献计献策”等活动,让留守学生亲身感悟到家乡变化,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邀请“五老”人员同留守学生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解,陶冶情操,形成强大育德合力。二是育心。农村中小学,应引入城市学校开办“心理咨询室”、“师生悄悄话”信箱的经验,建立“心情驿站”,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教师与学生对话,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要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教缺失。洪塘营中学的阳志成老师建议:“希望有一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疏导,解决此类学生的心理问题。”白马读中学的杨春老师也说:“学校要安排责任人对留守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疏导。”
(二)“三方”联动,大力实施“蓝天工程”。关爱留守学生,是一项关注民生,关乎民族振兴、国家未来的工程。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担当起关爱留守学生的社会责任。一是政府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关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问题。温家宝总理为此作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指示。为了早日实施这一“蓝天教育工程”,首先是,各级政府要关心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带进城的“流动学生”和留在家乡的“留守学生”。其次,政府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降低父母的“出行率”。如白马渡中心小学的周仁老师建议:“本地多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 再次,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寄宿制建设步伐,让“留守儿童”把学校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被调研的203名教育工作者中有189人认为建立寄宿制学校是彻底解决“留守学生”的最好办法。县教育局的杨波股长呼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办好寄宿制学校,由学校来担负起关心教育留守学生的重担。”二是教育关心。城市的公办学校要为“流动学生”提供同等权利的义务教育,对其中的困难学生给予关爱和资助。农村中小学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学生”的“蓝天学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亲情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趣味,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成长为体魄健康,心态良好的一代新人。三是社会关怀。要大力发动当地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五老”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余热,与有“亲情关系”、“友情关系”和“邻里关系”的留守儿童结对,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各地妇联可拓展活动范围和内容,为“留守学生”找“社会妈妈”。还可面向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热心群众,广募“蓝天行动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与“留守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解决孩子们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白马渡中心小学的马艳英老师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多关心留守儿童。”
(三)“四措”并举,广泛建立“关爱网络”。关注“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家长互相配合必不可少。一是建立“留守儿童联络站”。由学校牵头,在所辖范围内成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联络站”。联络站在各自然村设立辅导点,请当地“五老”担任辅导员,定期与在外家长互通信息,学校为辅导点定期组织活动。二是建立“留守儿童爱心访”。鼓励教师走进“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学习辅导和感情交流,指导监护人关心教育孩子。对“留守学生”家庭做到“五必访”,即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白马渡中学的何伟老师说:“要让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三是建立“留守学生联系卡”。学校在留守儿童入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留下留守学生父母的有效联系方式,掌握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爱好和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学生家庭联系卡”。经常打电话给留守学生外出的父母,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实行学校与家庭、班主任与留守学生及其家长间互动与联动,共同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濂溪学校的曹灵翠老师建议:“家长也要多和自己的子女联系,多与老师、监护人联系,取得共识。”四是建立“留守学生监护校”。乡村组织要做好工作,建立好“留守学生监护人学校”,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并要求他们外出期间尽可能多与孩子联系。“留守学生监护校”通过多种形式,向监护人传授家教知识,帮助监护人了解科学育人知识,提醒老年人爱孩子但不能溺爱。
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学生”问题,要有赖于社会教育与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健全。目前最可行的是要求父母多关心孩子,外出前先考虑一下孩子的问题,出去后尽可能与孩子保持联系。老师也尽可能多地关心留守学生。基层社区或村组织,可以就近组织孩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政府要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创办寄宿制学校步伐,为道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合格的接班人。